
“走出去前面是個天”
編者按:董事長指出,當前形勢下,我們必須調整市場開發戰略和專業施工布局,向市外、省外進軍,向市政公用、機電安裝等專業市場發力,不能固守在本地。為及時總結外出施工經驗,進一步鼓勵跨區域施工,在內蒙赤峰項目完工之際,編者采訪了項目經理劉政義,撰寫此文,以饗同仁。
近日,總造價超億元的高端氟新材料產業園項目順利完工。該工程位于內蒙古赤峰市,是我公司在內蒙施工的第一個工程,也是截至目前我公司在外省施工的最大工程,成為企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據了解,該工程施工中不僅使用新材料、新工藝多,技術要求高,工期短,況且是跨區域施工,所在地氣候特殊,施工難度大。
俗話說得好:“在家千日好,出門事事難”。在外地施工,項目部是如何進行質量、安全管理,如何進行成本控制,如何克服重重困難,實現工程順利完工的呢?筆者帶著這些疑問,采訪了項目負責人之一——劉政義。
劉政義說,項目部每施工一個項目,先派出工程、技術、成本、協調等人員組成的“專家組”上場策劃,先排兵布陣,確定最佳方案,然后再展開施工。特別在遇到困難時,精心優化施工方案,努力尋找創新的突破口。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用“心”管理,是工程質量的基礎,高度重視質量、安全、成本的過程三控制,是最終能夠圓滿完成施工任務的關鍵。
該工程系框架結構,鋼平臺,墻板為聚氨酯收邊巖棉復合板,在施工前期安排現場技術人員和加工廠技術人員對圖紙進行優化設計,做到深化圖紙和現場尺寸的兩輪閉環復核,這樣可以系統地保證工程質量和材料數量控制,做到所有預制材料提前加工、提前進場,無一浪費,更能有效保證建設單位的工期要求和材料質量要求。
該項目是根據新的防爆規范設計的,對防爆、防塵要求很高。項目部對工程的整體設計進行深入分解,施工中采用了防爆防塵的雙防新工藝,tpo防水新材料。項目部技術人員仔細研究圖紙,認真學習防爆的規范和原理,從上海、天津邀請防爆專家指導,施工中一直和公司技術部門保持密切聯系,為申請專利和新的工藝工法搜集、積累資料。
為確保施工安全,項目部邀請公司總工辦出具高大模板支撐施工方案并及時通過專家論證。嚴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每天上班前,進行施工前的安全教育,下班后召開生產碰頭會,保證生產順利推進。
在談到成本控制時,劉政義說,項目部始終把物資招標采購作為“成本預控”的重要組成部分,推行“陽光工程”,所有物資全部實行公開招標采購,統一質量,統一價格,通過一次公開報價,二、三次單獨報價,所有中標的供應商均是報價最低的,所有的招標物資均符合質量標準。
出省施工,難免遇到很多困難。當筆者問施工中遇到的困難時,劉政義不無感慨:“夏天高溫超過40度,冬天氣溫低于零下20度,在內蒙施工,就像經歷了一場人生的大考,但我們樂在其中。”“春天頂風沙,夏天戰酷暑,冬天斗嚴寒,是我們經歷的‘三大戰役’。”劉政義幽默地說。
古人說:“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劉政義和他的團隊正是抱著必勝信念,發揚“勵精圖治,開拓進取”的企業精神,克服跨區域施工、極端天氣等重重困難,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經過一年的努力,最終如期完成了施工任務,為新形勢下公司跨區域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
總結過去,展望未來。劉政義對項目部的發展,有著深刻的思考。“走出去前面是個天”。在建筑市場工程信息量大幅度減少的情況下,項目部應積極相應公司號召,努力走出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尋得一杯羹。當然,項目部唯有做好自身管理,從管理中要效益,從管理中求生存。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才可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更好地生存發展。
“董事長一直給我們講,要先做人、后做事,干工程的人要有情有義。既然選擇了這一行,就要帶著情懷干,帶著感恩干,帶著責任干。”劉政義最后說。
項目經理簡介:劉政義,1986年9月生,一級注冊建造師,近年來,先后施工了濟寧金鄉萬鑫·盛世桂花園二期及地下車庫工程、博山姚家峪· 桃園小鎮項目、年產1萬立方米納米節能板項目、電力電子試驗設備及復合絕緣子項目、山東東岳高分子新建標準化廠房項目、山東東岳高分子7000噸/年聚四氟乙烯制品加工項目、山東云商智能制造產業園一期項目、中南高科創智花園一期工程、高端氟新材料產業園等。